当代年轻人的职业理想变迁史:小时候想当科学家,中学想当网红,大学想考编,毕业后发现——“做自媒体好像真的能暴富?”
于是你连夜注册账号,ID从”忧郁の文艺青年”改到”XX天花板”,头像从45度仰望天空换成职业假笑职业照,并郑重写下简介:“专注干货分享,日更博主(假的)。”
第一阶段:自信爆棚期
“不就是自媒体吗?我刷了十年抖音难道还不会做?”你看着满屏的”3天起号””月入5W”教程热血沸腾,拍着大腿宣布:”这赛道,缺的就是我这种天才!”
结果首条视频发布后——
播放量:87(其中50是你自己和你家人和你小号刷的)。
评论区:”请问这是拍给外星人看的吗?”(唯一评论来自你妈的小号)
第二阶段:玄学求佛期
你开始研究”平台算法”,发现关键词包括:“黄金三秒””痛点暴击””信息差”。于是你:
-
凌晨三点对着手机屏幕念:”宝子们谁懂啊……”
-
在封面P上大红箭头和震惊表情包,仿佛在演《走近科学》续集
-
把标题改成《千万别XXXX!否则你会……》,结果自己点开都吓一跳
终于某天,你因为”吐槽甲方离谱需求”的视频意外爆了。粉丝从200暴涨到2W,私信里突然出现”接广吗亲”的诱惑消息。你热泪盈眶:“原来这就是流量菩萨显灵!”
第三阶段:精神分裂期
成为小V后,你逐渐领悟自媒体人的终极奥义:“白天高大上,晚上发疯文学”。
-
主页:精致vlog+专业干货+正能量语录
-
微博小号:”今天又掉粉了!毁灭吧烦了!”
接广告时在”恰饭可耻”和”给钱就叫爸爸”之间反复横跳,最后发条暗广还要欲盖弥彰:”有人问我XX好不好用…(其实金主爸爸打钱了我才测评)”
终极真相:自媒体哪有不疯的?
有人问:”做自媒体到底能不能赚钱?”
——能,但可能先赚到的是:腱鞘炎、黑眼圈、数据焦虑,以及一种看啥都想”这能不能当选题”的职业病。
所以现在,当我看到新人在群里问:”怎么快速做出爆款?”
只会深沉地回答:“首先,你要学会和平台算法谈恋爱…其次,建议每天转发一条锦鲤。”